(资料图片)
近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古人类研究中心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发表论文,公布广西崇左岩利洞新发现的中更新世早期大型哺乳动物群的综合研究成果。岩利洞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为研究华南动物群的演替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前,华南地区缺乏有精确年代限定的中更新世早期哺乳动物群化石。论文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姚艳燕介绍,迄今学界对华南地区中更新世早期动物群的演化知之甚少,该时期对哺乳动物演化影响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初步铀系年代测试结果表明,岩利洞哺乳动物群的年代约为60万年前,基本完成从早更新世向中更新世动物群的更替,这极有可能是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 MPT)事件影响的结果。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发生在大约120至70万年前,是一次全球气候系统的重大转型事件,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系统的主导周期(冰期-间冰期旋回周期)由4.1万年转变为10万年。此后,全球冰量显著增多,海洋表面温度下降,陆地干旱化程度显著增强。MPT事件对陆地上哺乳动物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华南地区,仍然缺乏有精确年代限定的中更新世早期哺乳动物群化石。这一状况限制了对华南地区MPT事件与哺乳动物群演化之间关系的探索。
姚艳燕介绍,气候变化对哺乳动物演化的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虽然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但已发现的中更新世动物群大多局限在中更新世中、后期,处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MPT)的动物化石稀少。
岩利洞哺乳动物群化石包含21个种属,动物群中不存在新近纪孑遗种类,如爪兽、乳齿象、丘齿鼷鹿和双齿尖河猪,缺失大熊猫小种/武陵山种、扶绥犀、山原貘、桑氏硕鬣狗等早更新世常见的种属;出现了中更新世常见的剑齿象、裴氏猪、小猪、中国犀、中国貘,其余大部分为现生种属。动物群成员的面貌体现出早更新世向中更新世过渡的特征,即古老种群逐渐被中晚更新世群类所取代。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王伟介绍,该论文以广西岩利洞遗址中获得确切年代的中更新世早期动物化石为研究对象,与岩利洞周边地区早更新世以来的哺乳动物群进行对比,分析动物群的演化与更替的规律,探索华南地区动物群的演化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关系。立足于学术界关注的环境变化对哺乳动物演化影响的相关科学问题展开研究。运用了古生物学研究方法,结合第四纪年代学、埋藏学等研究,探索华南地区动物群的演化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关系,填补了这一研究的空白。
该论文参与研究的单位还包括山东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完)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