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23日电(杨玉婷张浩)初夏暖阳透过玻璃窗均匀撒在林西县富康新村日间照料室,几位老人一边享受理疗按摩,一边悠闲地唠着家常。“梁大夫,床底下的‘家伙式’响了,显示心率过高,你快帮我看看。”推门而入的赵井荣老人打破了这一室宁静,村医梁清泉连忙拿出血压计仔细检查。“血压有点高,赵大娘,您按时吃降压药了吗?”
“这几天家里有事确实忘了几次。”赵井荣有些懊恼地说。
“没啥问题,以后可不敢忘记吃药了,清淡饮食。”在梁医生的安抚下,赵井荣放下心来。
前些年,像赵井荣一样独居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深深困扰着在外工作的子女。2019年,林西在被当地百姓称为“月亮湾”的大营子乡二八地村兴建富康新村,打造老人们颐养天年的互助幸福院,赵井荣成了“月亮湾”的第一批“居民”。“比我原来的家里条件好,暖气、自来水都有。白天不愁没人陪,生病不怕没人管,家里安装的智慧养老设备,身体不舒服就会发出提示,在外地的子女也能看见。”
赵井荣提到的“智慧养老平台”,实时观察老人们的日常起居、健康指数,远程数据同步,这正是林西县推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缩影。从建立互助幸福院到完善硬件设备,从充实公共服务到打造产业项目,林西县连做加法。在富康新村互助院负责人王蒙祥看来,要破解农村养老难题,不仅要为老人们提供栖身之所,还要有产业作为互助养老模式可持续开展的支撑。
林西县累计在富康新村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占地50余亩的设施农业园区,为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提供就近就业场所,园区租金成为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村里还有保洁员、护路员等公益岗,为老人积极就业提供更多选择。富康新村通过“积分制”管理,鼓励村民自治,老人们积极参与生产劳动、公益活动,互相帮助,其乐融融。“每年,咱们村还有光伏发电收入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100万元以上,这是为老人们提供养老生活环境的最好支撑。”王蒙祥指着屋顶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说道。
“铁打的‘月亮湾’,流动的村民。”富康新村实施村民进出动态管理,五年来,“月亮湾”承载了1500余名老人的幸福晚年。富康新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生动实践,为林西县建立健全公平可持续、全面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打下牢靠基础。(完)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