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法国巴黎塞纳河一景。埃弗尔德摄(影像中国)
春回大地,法国与中国之间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陆续拉开帷幕:中法文化之春、法语活动月、中法文化周……一系列活动令我心潮澎湃,对再赴中国充满期待。目前,我正在筹备新的作品展,计划于明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造访中国,与中国观众和艺术创作者展开面对面的交流。
(相关资料图)
我从事艺术创作已有30年。在我的创作中,雕塑不可或缺。通过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地发现、探索和创造,我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收获。我的雕塑作品曾两次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我创作的人物雕塑《夏尔·戴高乐》被选定为国礼,由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郑重赠予到访的习近平主席,我很荣幸在现场见证了这一美好时刻;次年,奥朗德到访中国时,我创作的人物雕塑《维克多·雨果》再次作为国礼赠送给习近平主席。能用艺术作品见证并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令我备受鼓舞。数次中国之行,更对我的艺术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留下许多美好回忆。
以像立传——
细腻表达人物精神
我从儿时起便热爱绘画。中学毕业后,我进入法国贝桑松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刻,并前往美国纽约进修,最终定居巴黎,成为一名艺术创作者。
在我看来,艺术,有“浓缩”的能力,可以将生活“提纯”;创作,则是分享内心“秘密”的过程。我希望通过创作追求“美”、服务“美”,实现精神层面的升华。即使看似重现物体,艺术作品依然是心灵的表达。在具体创作中,需要在同一个主题的不同侧面之间调和矛盾点,在运动、节奏、光与影的融合中寻找平衡点。同时,创作也是反躬自省的过程,需要不断思考自己与他人、社会和世界的关系。因此,每次创作都是全新的探索,引领我抵达新的领域。
作为雕塑家,人物尤其令我着迷。我喜欢观察那些有故事的面孔,发现相貌与心灵的关系。人的面孔是心理的体现,一件人像作品无声地讲述着人物的成长经历。在可能的情况下,我更愿意与人物面对面展开创作对话,哪怕仅是无声的相处,对方嘴角扬起的微笑、眼神中的片刻茫然、颈部弯曲的弧度等,都能使我更好地捕捉其内心活动。
当面对面交流无法实现时,我会采取多种途径,尽可能丰富创作背景。创作之前,我会阅读书籍、观看影像记录,并大量查阅资料。若条件允许,我还会拜访创作对象的家人,倾听他们的回忆。通过熟悉人物,拉近心理距离,我对创作对象产生了亲切感,理解了其人生经历,并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普遍人性和独特的个人传奇。我希望通过雕塑,不仅展示人物的过往,还能体现他们对梦想的追求。
在充分研究人物背景后,我便全身心投入创作,与材料展开“亲密的斗争”。通常,我会刻画出人物的不同表情,观察每一个新的表情给人物带来的变化……通过反复试验,直到某一个表情脱颖而出。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有时甚至几个月才能抓住人物内在“真相”闪耀的一刻:通过这个表情,人物的独特性能更充分地展现出来。
例如,我创作的“名人雕塑”系列中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雕像就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作品。为雨果立像,令许多雕塑家着迷。在大量阅读资料后,我发现雨果的内心既充满矛盾,又意志顽强。在此基础上,我首先要为人物确立正确的姿态,他是向上的,不断追寻真理;他也是沉思的,热切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我努力在两者之间摸索、寻找一个平衡点。在表情塑造上,我需要把众人眼中各不相同的复杂印象汇集到一张面孔中,重新建构起他的“形象”。在工作室的地面上与创作材料持续“斗争”数周后,雨果“诞生”了:晚年的雨果从高处俯瞰,面带仁慈。人像的魅力往往来源于雕塑家对眼神的诠释。我特别注重表现这位文学巨匠富有远见的凝视,这种目光颂扬了作家笔下人物的自由精神,而他略带苦涩的嘴角又令人联想起雨果当时面对的复杂社会现实。
中国之行——
拓展视野丰富创作
一直以来,我对中华文明颇为仰慕,兴趣浓厚。2010年起,我数次前往中国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参观了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并赴各地采风创作。中国山河秀丽,景色多姿,这片土地上的湖泊和山脉呈现出一种特有的辽阔。在我看来,这种空间上的开阔感,令中国传统绘画别具美感。中国画中的很多风景一望无际,视野连绵不绝,仿佛没有尽头。湖泊淼淼,隐入山林,群山呈梯状层层向上铺展,或如桥梁般不断延伸。这些绘画作品既庄严,又空灵,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所具有的哲思。当我回到巴黎,它们仍在脑海盘桓,久久难以忘怀。为了表达向中国古典文化致敬的心情,我着手创作了孔子雕像。
在我眼中,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的著作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他的许多论述体现了基于人类共同价值的道德规范,拥有超越国界的魅力。这种精神上的理解与共鸣,令我完全沉浸于他的哲学世界,创作过程一气呵成。
为了解孔子的外貌特征,我查找了很多资料,最终确定为高大、庄严、睿智。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许多孔子雕塑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形象,我仔细参阅,受到很多启发。孔子的哲学饱含“仁”和“礼”的思想,在创作时,我着力塑造一位眼神富有善意、嘴角露出微笑的年长者形象,他的头上束着发髻,胡须飘逸,充满智慧。这件作品融合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独特魅力。
中国之行拓展了我的思维与视野,挑战了我头脑中固有的、以转录现实为中心的具象艺术观念。在此之前,我对世界的理解以比例、数字和几何为基础,而中国传统绘画更为强调精神上的共鸣,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表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方法。能够与中国艺术家面对面交流,体验不同风格的创作,令我收获颇丰。
在中国,我认识了很多艺术家,结为朋友知己。即便有时候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我们也能很快相互理解,因为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比如,2019年12月,我前往西安参加丝绸之路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国际油画展时,就认识了一位年轻的中国画家吴广。他送给我的瓷盘画作品,如今摆在我巴黎家中的书柜中。他是一位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的艺术家,作品中线条的表现力十分出色,能够将数百个平面汇集到一张面孔上,呈现出立体感、时空感。
我在想,很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魅力是不是就来自中国文字和书法?因为文字是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思想的有机组成。中国文字拥有很强的艺术之美,毛笔赋予每个字以勃勃生机。艺术创作者与不同文化相遇相知,拓展了对世界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创作视野也变得更为深远,这是十分幸运的事情。
艺术在人与人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是各国人民都能理解的美妙语言。以艺术为媒介,法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日益紧密。我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一些艺术家保持沟通,他们作品中展现出的蓬勃创造力令我震撼不已。我希望再去中国,欣赏锦绣山河,交流艺术之美,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为法国著名雕塑家、画家,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副主席,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刘艳青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8日18版)
(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